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好書分享
最近看了一本滿好的書 《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
描述了教育大國—芬蘭,號稱世界第一的競爭力是如何產生的。書中提到,如果以教導孩童技能這個面相來思考,比從應付孩子的問題這個面向思考來的容易使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同時讓他們保持興趣、引發自信與動力。
作者主張孩子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還沒學會應對的生活技能。因此只要先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究竟不會哪一項技能,再從中引導學習該項方法,問題自然能獲得正面的改善。d8j
此外針對精神學問題,書中也提到可以以神經病理學的基礎,幫助孩子對遭遇過的困難感到釋懷。善用這個技巧,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用新的技巧克服各種問題。《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從觀念出發,用十五個技巧步驟,循序漸進教導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學習技能。第二部份用個案來印證理論並解說過程,使整本書兼具理論與實用兩個層面。
《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雖然是在闡述芬蘭式教育,但我覺得如果把芬蘭這套教育方法用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也很適合。大部分的大人看到小孩子犯錯都會用斥喝的方式來教育小孩,可是這本書所要表達的教育理念是教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小孩子的問題,倘若我們一直將孩子的問題當成一件感到羞恥的事去處理,小孩更會因此深信自己是有錯的。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看到的如果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孩子必須學習與鍛鍊的技巧與能力,我們就能重新找回教育者的信心,竭盡所能教導孩子瞭解,困難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小部分。書中所提到的步驟我覺得很有趣,像替技能命名這步,我如果是小孩子,這方式對我絕對有效。因為小時候都很喜歡模仿電視上的人或是想像自己是公主之類的,就像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公公一樣,如果我媽媽說,如果你改掉這個壞習慣就會有仙女來找你玩之類的話,我一定會相信並且把那個壞習慣改掉。而且如果幫要學習的技能取吸引人的名字會讓人更想要做它,就像點餐的時候會看菜單的品名,哪道菜名看起來比較好吃就會想要點。選擇夥伴做英雄這步也很有趣 ,人是群居動物,有人一起學習技能一定會比一個人自己學習快速許多。我覺得人本來就要往好的方面想,要往孩子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還沒學會應對的生活技能的方面想,要不然又會落入負面的巢窠中。如果我們的孩子都可以用芬蘭是教養法來教育的話,社會應該是一片祥和之氣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